箭康大武原住民傳統射箭邀請賽

2020箭康大武原住民傳統射箭邀請賽
原住民傳統射箭比賽,因為除了發展健康體魄,也是提升各族群間互動交流的模式,而原住民傳統射箭比賽裡,則必須使用傳統弓,如木弓、竹弓等,且規定不得加裝瞄準器或使用複合材質,相較於現代比賽用弓箭,傳統射箭比賽不僅更加體現了射箭這項古老運動的原始風貌,選手們各式美麗的傳統弓也為比賽增添了更多趣味。上場選手們屏氣凝神瞄準,要將箭射向靶位,比賽過程當中一定會有輸有嬴,但場上的選手們在乎的是,可以跟全國不同族群朋友切磋射箭技術,也享受整個比賽過程。

文 / 圖  尚武發展協會

原住民傳統民俗

大武鄉公所在今年擴大舉辦原住民傳統射箭比賽,將活動訂為「2020箭康大武原住民傳統射箭邀請賽」,在大武鄉尚武國小舉辦,在尚武國小校長的大力支持下,讓這次的賽事能圓滿落幕,也讓選手體驗到在一片綠油油草地上,身旁有著小山丘的陪襯,雖然當天頂著大武的烈日,但選手們心情相當輕鬆,有幾位高手的射工了得,箭箭中靶心,也有長青60歲以上長青亮點,射箭中靶一點也不輸年輕人,顯示老當益壯的體魄。增添了不少原生風情;來自台灣全國的射箭好手,一同參與這個具有原住民傳統技藝的邀請賽,可以說是全國射箭高手齊聚一堂競技。

 

在這次的傳統射箭邀請賽,是大武鄉第一次對外開放,將原住民傳統射箭比賽擴大到全國的邀請賽,也特別選在8月1日原住民日來舉辦,而原住民族日是臺灣紀念原住民正名自我認同的節日,日期是8月1日,該日亦為中華民國的國定紀念日之一,而選在這天舉辦可以說是,在大武鄉活動中相當有紀念價值的一天。

傳統手工弓箭

大武鄉在地的射箭高手群中,許多選手都是自己手作製弓,憑著對原住民傳統文化的熱情,在製做弓箭方面是需要許多的經驗,而每一支弓都是純手工打造而成的,而射箭過程中每一個人的持弓的姿勢都略有不同,出力拉工與瞄準都有著自己的方式。談到原住民傳統射箭就一定會說到弓箭的材質,從採集竹子、薰乾定形、套繩、接合,全長195公分的傳統原住民弓箭;從七里香材質的選材,到現在採用的孟宗竹,選手們全部親力親為,秉持這樣的傳統弓箭,這樣的弓射出的一種文化傳承的箭,是非常有意思的。

打造生活技藝的體驗感受-王秀春

「玩轉大武 行動智能」此計畫以區域性社造的合作方式,在年由尚武社區發展協會、大武社區發展協會、臺東縣巴塱衛原生文化創輔協會多方合作,分工執行計畫項目內容,建立在地文化創意資源共享,將輔助轉化在地文化資訊及地產業,進而邁向社區文化特色,並以影音拍攝,推廣分享於網路影音平台,實現行動智能於網路科技,優化在地產業的網路互動性,讓大武鄉地區在地文創產業能與資訊共享連接行動趨勢,提升社區競爭力。

文 / 圖  林昆緯、謝孟熹

打造生活技藝的體驗感受

據王秀春女士表示,爸爸是廣東汕頭那邊的人,所以很會製做米粿小吃,手藝也滿不錯的,而在小時候看見爸爸在家裡找著針線,手裡還拿著許多零碎小布,之後就看見爸爸一針一線的慢慢縫著,過了幾天後就看到媽媽手拿著一個零錢拼布小包,心裡想著那不是前幾天看到爸爸在手裡縫著的東西,原來是在做一個拼布小包給媽媽裝零錢用,心裡覺得滿有趣的,以前要一個裝零錢的小零錢包,都要自己做才有,不像現在要就買一個就有,以前的生活比較不方便,要什麼幾乎都是要自己做才有。

爸爸走後日常生活空閒時,會時常想起爸爸生前的影子,胡思亂想感覺到生活無聊沒有目標,而到底要做什麼才不會覺得無聊,想一些工作讓自己有事可以做,才不會覺得生活很沒有目標,整天胡思亂想的,後來就想起家裡還有一些布,就東翻西找的找出來,有的碎布是別人給的,小小的也是把它收起來,就這樣學著爸爸一針一線的縫接那些碎布,就這樣無師自通隨意亂縫,想做一個零錢包就縫了好久好久,但是現在就熟能生巧,能作自己想要的拼布造型。

結合在地風貌 拼接創作理念

白天在平常在騎車經過海邊時,就會看見大武美麗寬闊的海景,也因為深淺鮮明的水域,在陽光的反射之下,讓大武這個地點海景的顏色,看起來海青青水藍藍的樣子,自然形成一個三色海景,所以也將這樣的日常感受,加入到拼布創作裡頭,傳達出大武獨有的三色零錢包,相望能將能利用在大武的生活記憶,藉由文化創意的巧思,來增添創作商品的小樂趣。

在這次「玩轉大武 行動智能」的拍攝計畫當中,紀錄了社區計畫出的一個拼布幸福手作,而社區的姊妹們討論說,不然我們來做一個什麼,就以手作的創意東西,出門可以裝著小東西之類的手作,像是零錢包還是可以裝卡片之類的,後來就決定來做拼布包,大家也是縫的很開心,第一次縫著自己想要的造型及花色樣式,大家做出來之後都非常有成就感,也感覺到手作的幸福感受。

台東縣大武鄉沿海三色海景。

方宣喻 攝
玩轉大武行動智能_封面

「玩轉大武 行動智能」- 打造生活技藝的體驗感受 - 王秀春 : 台東縣政府 文化處。

傳統手作技藝 部落編織生活-陳愛美

「玩轉大武 行動智能」此計畫以區域性社造的合作方式,在年由尚武社區發展協會、大武社區發展協會、臺東縣巴塱衛原生文化創輔協會多方合作,分工執行計畫項目內容,建立在地文化創意資源共享,將輔助轉化在地文化資訊及地產業,進而邁向社區文化特色,並以影音拍攝,推廣分享於網路影音平台,實現行動智能於網路科技,優化在地產業的網路互動性,讓大武鄉地區在地文創產業能與資訊共享連接行動趨勢,提升社區競爭力。

文 / 圖  林昆緯、謝孟熹

傳統手作技藝部落編織生活

據陳愛美女士說起他與桃編織的故事,從小生長在部落裡的回憶,小時候常常在媽媽的身旁,看著媽媽編織著月桃葉,而在部落裡月桃編織是生活的一部份,大武鄉各部落裡頭,幾乎家家戶戶的婦女,都會在閒暇之餘就做著月桃編織,可以說是一種部落的傳統文化,所以小時候耳濡目染,在自然的生活中就學會了這個月桃編織,回憶起在桌邊看著媽媽在做月桃編織時,媽媽會一步一步的說著編織的步驟,也提醒說要把這個月桃編織給學會,而我從小就對於手作編織就非常感興趣,喜歡想像編織能做些什麼東西,所以時常問著媽媽要如何製作月桃編織。

在以前的生活裡,要隨時買一個能裝東西的籃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在部落裡家家戶戶都能看見月桃編織的籃子,而就月桃編織的素材來說,在大武的深山裡頭就有豐富的月桃葉,所以過去常看見部落的人,會扛著大把的月桃葉下山,然後曬乾處理,經過一個前置處理,然後才能進行月桃編織,從深山採集到素材成形,在經由編織才能完成成品,這樣的繁雜過程是需要技藝的傳承,才不會讓這個部落傳統技藝給流失掉。

不離部落傳統工法創新生活時尚價值

從部落傳統的製作,可以看見以前月桃編織,幾乎都是拿來製作置物籃或草席,但是隨著時代的演進,部落裡這樣的月桃編織,也越來越不易看見了,
看到的幾乎都是現代的機械工藝作品,像是塑膠材質的置物籃或箱子,因為方便可以輕易的買到,大大減少去深山取材的繁雜工序,傳統月桃編織正漸漸的走入歷史,但無法取代的是部落傳統的文化價值。

但是因為意識到部落技藝文化漸漸流失,所以想要這樣的傳統技藝給抓回來,所以也在這次「玩轉大武 行動智能」的拍攝計畫當中,紀錄下社區所辦的編織幸福的部落技藝傳承的手作課程,希望能將這樣的部落文化傳統技藝給傳承下去,也希望能不僅是技藝傳承,更能夠在這樣的月桃編織帶進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更多的生活美學。

台東縣大武鄉加羅板部落,雲豹地故鄉。

方宣喻 攝

「玩轉大武 行動智能」- 傳統手作技藝 部落編織生活 - 陳愛美 : 台東縣政府 文化處。

網住幸福 網住平安 – 劉美珠

「玩轉大武 行動智能」此計畫以區域性社造的合作方式,在年由尚武社區發展協會、大武社區發展協會、臺東縣巴塱衛原生文化創輔協會多方合作,分工執行計畫項目內容,建立在地文化創意資源共享,將輔助轉化在地文化資訊及地產業,進而邁向社區文化特色,並以影音拍攝,推廣分享於網路影音平台,實現行動智能於網路科技,優化在地產業的網路互動性,讓大武鄉地區在地文創產業能與資訊共享連接行動趨勢,提升社區競爭力。

文 / 圖  林昆緯、謝孟熹

網住幸福網住平安

據劉美珠女士表示,小時候時常會蹲在一旁,看著老人家在製作漁網,看著看著有就了解漁網的製作,早期大武老街上家家戶戶都會有著,這樣的捕撈「司馬林」的漁網,平常會放在一旁,但是只要知道颱風天要來的時候,就會看見大家都在準備,而捕撈之後就會看見修復或製作新的漁網。

社區一直在推廣大武的老街文化,所以就連同幾位老師一起來討論,在這幾位老師的一再研發後,最後決定了這樣迷你的小漁網,當然有了漁網就要有魚,而在魚的上面刻畫上「網住幸福」及「網住平安」,這樣的網子跟魚的搭配,象徵出能捕撈著幸福與平安,也將這樣的鑰匙圈的創意理念,結合了大武老街的在地文化,是一個相當可愛的創意手作,所以也在這次「玩轉大武 行動智能」的拍攝計畫當中,紀錄下社區所製作的網住幸福的創意手作,希望能藉由這樣的推廣,來傳達出這樣屬於大武老街文化的歷史感受。

台東縣大武鄉尚武漁港。

葉少雲 攝

「玩轉大武 行動智能」- 網住幸福 網住平安 - 劉美珠 : 台東縣政府 文化處。

傳統和現代的結合 – 札筏布工坊

笆扎筏_封面
一路走來10年,歷經艱難的路程,但在堅持和努力下,發展成部落的文創產業,部落婦女們在工作中除了提升專業技能,也獲得更多的自信,在家庭與工作平衡之際「有美的心情,才會設計出美的作品」,經由排灣族原住民傳統十字刺繡,讓傳統文化文化能讓更多人看見!
文 / 圖  張恒奕

笆札筏布工坊布工坊

笆札筏布工坊經理王曉彤表示,笆札筏布工坊成立,是因為2009年莫拉克風災的重創大鳥部落,在災後從2012年3月開始,經由原愛工坊執行勞委會培力計畫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合作,讓部落婦女學習一技之長,將融入排灣族圖騰和刺繡,讓傳統和現代結合。笆札筏布工坊一路走來非常辛苦,曾經還面臨約2年的期間收入非常低落,工作人員的薪資都發不出來,但如今挺過艱苦的路程,以目前台東縣境內的工坊以所剩無幾了,笆札筏布工坊可以說是南迴公路上唯一的布工坊。剛開始部落婦女們投入職場工作前,對於以原住民傳統服飾的十字刺繡是有相當的認識,而將傳統服飾的刺繡轉化到包包,是一個傳統和現代結合,在設計製作上,笆札筏布工坊經理王曉彤靠著獨特的眼光,將傳統的刺繡結合圖騰的創作,成功的開發出許多不同樣式的包包,其中以「導演包」最為出色,而導演包的由來,是一位日本導演來笆札筏布工坊拍攝紀錄片,在一個機會下導演看見十字繡的圖騰,心想說這能製作成後背包嗎?後來工坊為了這位導演,真的研發出第一代「導演包」,那位導演也如所望拿到,從台灣後山大鳥部落中,笆札筏布工坊第一代「導演包」,目前已開發到第八代,而每一代的都「導演包」背後都有著那一年的故事,可以說是一個有故事的導演~包。

 

笆札筏布工坊
地址: 台東縣大武鄉12鄰292號
電話: 089-792151

隱沒七十年之久的部落祭典-魯加卡斯的小米祭

隱沒七十年之久的部落祭典_封面
西元1980年代由於族群意識抬頭,使得原住民的文化漸受重視,而原住民也開始重新找回自己的文化根源。自1989年開始舉辦的豐年祭,是為了找回原住民傳統文化,促進族人的團結,以使原住民文化繼續傳承下去,薪火相傳。

文 / 圖  林昆緯、張偉

從小米看部落文化

台灣原住民排灣族百年飲食文化中,小米對於部落的文化意義,可以看出小米背後有一段歷史文化,能以食物命名的祭典,就能了解此物一定非常重要,在原住民歷史探討中都時常提到「小米祭」,可知過去原住民族人以種植小米為主要耕作物,所以小米的由來,是乎扮演著一個部落文化意義的支撐點,它是如何形成部落的小米文化。

 

據陳奇祿先生在文中提到,他認為原住民對小米如此重視,可以推定其作物移入年代的依據。在西元前2000-1000年,台灣和大陸間有頻繁的民族和文化接觸,台灣的許多史前遺址的年代也都屬於這段時間,台灣西岸的三個重要史前文化-北部的圓山文化,中部的黑陶文化、和南部的龍山形成期文化-都開始在西元前的第二個千年,而延續至西元初期乃至於五世紀左右。西元前的第二個千年正是中國的夏商周三代。三代的農業是山坡地的「刀耕火種」農業,主要的農作物是稷、黍、梁、粟之屬。在三代的時候,中國民族不斷南遷。這一民族移動也將粟黍和陸稻的耕作帶入於台灣。(陳奇祿,1971)

 

胡兆華先生在文中指出台灣東部海岸及南端的春半島山上,所見的小米品種非常豐富,拿取此地區的小米品種與中國北方粟品種相對事例,發現在台灣東海岸及中央山地的濕潤氣候,能異變產生美麗的品種,這也使其一些學者相信華北8,000-5,000年前比現今的華北的氣溫高而潮濕,就如同台灣東部海岸現在可種植粟品種一樣。而台灣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農耕儀禮在種植粟之前必虔敬舉行,而種稻則較不重視或不舉行,因而推測粟是他們最原始種植的農作物。(胡兆華,2000)

 

由上述推論整理,以萬靈信仰的排灣族人,深信生物都有靈,透過信仰儀式的溝通,就能與大自然共生共榮,耕作的同時也了解小米得來不易的寶貴價值,從播種到收成必須經過大自然的考驗,如此的溝通就形成祭典的儀式,從儀式的祭祀方法來看,筆者認為隨著時代的物產開發的不同而祭品有所改變,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遺跡的考究,是屬於南島文化語系,推測在十六世紀以前就已經定居在臺灣,原住民的生活飲食大致上以粟、山芋、甘藷、旱稻為主食,後期因為其他時期的移入,如荷蘭時期、明鄭時期、日治時期等,影響到飲食文化,並且間接連結到祭典的祭品,像是小米粽、小米酒這些都是小米所延伸出的祭品,將大自然饋贈的小米再加工,經過加工烹煮後的成品,在祭典中當作的祭品回敬天地祖靈,就如與天地祖靈分享成果一樣,也算是一種讓大自然與祖靈一同見證族人努力的精神,如此祈求天地祖靈明年能再豐收足食,因此小米從種植到食用,可以看出小米對於原住民部落中的文化意義,不單單只是供族人食用,而是在生活循環過程中形成約定習俗,這些約定與習俗都有象徵內涵,並以象徵的方式來傳達思想文化,這些文化意義也都各有歷史,如同部落的小米神話,禁忌與祭祀方式都會慢慢地傳承下去。

 

文 / 林昆緯

魯加卡斯部落小米祭。

張偉 攝

2020 大武100周年-9420

2020大武100周年-9420
大武鄉早期為排灣族原住民的活動範圍,所以在日治時期之前,排灣族原住民稱此地為「巴塱衛」,而日治時期中也順勢稱此區域為「巴塱衛區」,在西元1909年至1937年間,進行臺東廳行政區劃,於1920年將「巴塱衛區」更名為「大武」,而沿襲至今。

 

一百年以來經過日治時期的大武,隨著時代的演變與進步,有許多的文化與文物被保留下來,作為歷史的見證,有許多百年的歷史文化等著我們去發現。大武鄉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西部通往東部的必經之道,在去年完工的草埔達仁隧道,使得東西運交通更便利,來台東的遊客也漸漸變多,道路縮減讓台九線公里數有所改變,而台九線420公里處,恰好落在尚武海濱公園,這也讓大武鄉「愛來武遊」的議題延伸,出現一個愛的景點,也讓台九線增添一個有趣的公里數,其取台九線420公里的結合諧音含意,我們將它稱為「9420 : 就是愛你」,可以說是一個愛的隱喻,讓路過的情人來下愛的見證。

 

大武鄉境內五個村落,各有各的文化特質,原生文化暨文物特別豐富,且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及紀念意義,許多社區開始重新規畫並結合導覽的小步輕旅,朝著文化觀光的方向慢慢前進,歷史就像一條長河,時間如流水般的推進,載著大武鄉居民的共同的記憶,「大武」地名至今已經一百年了,在此也來跟各位分享大武百年文化喜悅,讓我們一起改變,為大武下一個百年繼續努力。

 

大武鄉鄉長 黃建賓 撰

台九遇到愛(台九420k)

地址: 台九線 420公里

大卡車運將攏知-大武客運美食

大卡車運將攏知-大武客運美食
從早期的公路局客運的繁華時光,帶動整個車站周邊的美食商圈,大武華山餐飲店走過南迴公路興衰歲月,但「什錦海鮮炒麵」的好味道,還是長留在運將的回憶裡頭。

文 / 圖  張玲芬、謝孟熹

運將人氣餐點什錦海鮮炒麵

華山餐飲店創始於民國75年,當時東西運交通幾乎完全依賴著公路局客運,而公路局大武站周邊美食商圈的形成,全因客運班車都會在大武停留20分鐘,來往的貨運大卡車更是絡繹不絕,幾乎24小時不間斷,所以華山餐飲店周邊會備有大貨車加水設備,提供大貨車水剎車降溫水箱加水之用,最高峰時期備有四個加水設備,也形成大卡車排隊加水的場景,而運將在加水的同時就會點個快餐或小吃來滿足口慾。

 

華山餐飲店,海鮮炒麵。

謝孟熹 攝
據華山餐飲店第二代傳人詹勳鴻先生表示,從以前到現今從沒變過的運將人氣餐點就是「什錦海鮮炒麵」,簡單的海鮮、鮮肉、蔬菜在大火中拌炒,再以高湯融合出什錦炒麵的鮮甜滋味,一盤簡單樸實的什錦海鮮炒麵,陪伴著貨車運將在南迴公路上歷經漫長的歲月,也讓大武華山飲食店成為南迴線的運將心目中的南迴美食。

 

近幾年腳踏車環島的車友們,打聽到大武華山飲食店的美食,運用電話預約的方式來訂餐,例如鐵馬家庭舉辦的環島行程,經由楓港進入延綿的山路,下山後來到大武最美麗的海岸線,好不容易騎到大武,時間剛好來到中午時刻,所以就選在大武華山餐飲作為休息集結據點,在大武華山餐飲店,享受南迴人氣美食之後,休息一下再出發,慢慢相傳的大武美食,大武華山餐飲店也成為車友中的休息集結據點。

 

華山飲食店

地址: 台東縣大武鄉復興路73號
電話: 089-791367

尚武大陳天后宮過金火

尚武大陳天后宮過金火
尚武大陳天后宮供奉之天上聖母,相傳某日從福建廈門載浮載沉一座石製香爐漂流到浙江溫嶺縣上大陳紅美山雙架村,被漁民發現撈起。並在港口搭蓋臨時木板屋供奉,庇祐全村庶民,有求必應,靈驗無比。後由全體村民集資興建,取名為天后宮。自此風調雨順,漁獲尤為豐收。民國44年二月8日大陳故居因烽火連天,無法再居住,於是政府命全島居民隨政府遷台,村民為感念菩薩之庇祐,故隨村民一起來台。初以簡陋庫房暫奉菩薩,至民國58年全體村民為感謝天上聖母的恩澤,在村中公共庫房原址改建廟宇,供奉菩薩,取名為大陳義胞天后宮。

文 / 圖  尚武發展協會

風雨無阻的過金火

台灣各地都有大陳新村,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大陳義胞,將故鄉的信仰一起帶來,據莊春梅女士表示,民國四十四年浙江省大陳島撤退來台定居的義胞一萬八千多人,起初上岸於基隆港,後來安置大陳義胞兩個禮拜後,再由省府分配在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等五縣近漁港地區定居,分配到台東的以富岡、尚武兩處為主。

 

尚武的義胞,主要是來自大陳的紅美山,撤退時曾將原鄉天後宮的媽祖(二媽)、平水王、漁師大帝、三官大帝隨船迎祀來台,而神尊就供奉在現址的尚武大陳天后宮內。天后宮原為大陳義胞所建,是大陳義胞信仰中心,後因大武漁港日漸淤塞,漁源日漸減少,以捕魚維生的大陳義胞逐漸他散,多遷往都市謀生,整個社區僅剩老弱婦孺二十多戶,天后宮也逐漸演變成尚武地區平地人的信仰中心。

 

尚武大陳天后宮每年都會舉辦傳統祈福儀式「過金火」,據陳林秀蓮女士表示,她為尚武大陳天后宮媽祖的乩身,當時媽祖(三媽)降駕於陳林秀蓮(乩身)於尚武天后宮,並且指示要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八日舉行「過金火」儀式,原因是要為居民的後半年能平平安安度過,所以尚武大陳天后宮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八日都會舉行「過金火」儀式,這樣的傳統儀式從民國82年開始至今。

 

尚武大陳天后宮

地址: 台東縣大武鄉尚武村政通五街30號
電話: 089-791799

彩妝師的日常

彩妝師的日常_封面
在這支影音紀錄片當中,說到一位彩妝師返鄉後,面對重新開始的生活,以及如何轉化克服心理困境。片中報導人吳惠敏是一位彩妝師,在高中時期就已經離鄉背井的到外縣市求學,大學畢業後就投入職場,在一個因緣際會接觸到美業,經過一番的努力,終於成為彩妝師,慢慢地朝向更大的夢想舞台,在一次突然的消息,得知家裡需要她,她的選擇是返鄉,回到家人的身邊陪伴這家人,但返鄉的突然讓她陷入心情困境,她是如何走出困境,她的日常改變了什麼。

文 / 圖  林昆緯、謝孟宸
彩妝師的日常這部微紀錄片,報導人吳惠敏是一位彩妝師,因為工作的關係,所以離鄉背井去到外縣市工作,有一天她收到家裏傳來的訊息,她得知家人需要照顧這個訊息之後,就開始想著返鄉,她放棄在北部工作,選擇了返鄉照顧家人。據她在影片中表示,在還沒返鄉工作之前,在大城市裡的每天接到顧客需要彩妝的工作,可以說是絡繹不絕,從早忙到晚,甚至要外出工作,或是電視台節目藝人的梳化,還有一些大型活動,如金鐘獎、金曲獎、演唱會、的後台彩妝照型,但是在返鄉之後就很少有機會了,在部落要遇到這些機會很難,她覺得在大城市的工作量這麼多,也是她唯一能完成她夢想的地方。

 

返鄉後她最擔心的就是客源及經濟收入的問題,因為她覺得如果沒有把自己的經濟照顧好,那她也就沒辦法去照顧家人,而在北部工作量比較多,正因為是自己也喜歡這個職業,所以也享受在幫客戶梳化彩妝後美美的成就感,但是話說回來,像新娘的彩妝造型這類的工作,在部落或鄰近的鄉鎮,新娘不是每天都有,雖然彩妝是多一個多元化的結合,可以是大小型活動,也可以是婚禮喜宴,只要是有彩妝造型的需求,就需要專業彩妝師,但要在部落遇到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地找到部落的需求,所以就去進修其他的專業,像是美睫、霧眉這些專業技能,因為發現部落的婦女們,對於這些美睫、霧眉很有興趣,社區協會得知部落婦女的興趣,也邀請她來為部落婦女量身訂製學習體驗課程,後來她發現來上課的不只有中年婦女,也有許多的年輕少女也喜歡這樣的課程,而來上課的中年婦女,都非常認真的在學習,甚至有的來沒有畫過或修過眉毛。

 

重新開始的困境

在剛回來部落的時候,暫時是沒有收入,她有一個表哥在尚武漁港旁開一家海產店名叫「阿梅海產」,所以就過去幫忙,因為她從來沒有接觸過餐廳,也不會餐廳的流程,所以也鬧出一些有趣的笑話,不是上錯菜就是被燙到,有幾次菜端到客人的座桌上時,腳一拐導致重心不穩,魚就從盤子中滑出去,急忙的道歉當中,她深刻體會到原來餐廳經營真的是不容易,後來在海產店幫忙的期間,也讓她接觸到在地民眾的可愛之處,與客人聊起之前是做什麼工作,她道出她在北部是從事美業的彩妝師,這也讓她有了改變的念頭,進而開始規劃她的下一步,後來在家裡就整理了一間工作室,開始她的事業也開始經營Facebook 社團,用線上預約的方式讓她的日常變的井然有序,客源也慢慢穩定。

 

前述有說過她不會煮菜,但是也因為部落也沒有賣什麼吃的,所以大多需要自己料理,所以就嘗試著煮菜,也因為在表哥的海產店幫忙時,時常觀看表哥煮菜的過程,看著看著也試著依樣畫葫蘆煮看看,得意地完成作品時,都會PO到Facebook限時動態,有一天部落裡的教會姊妹問她,希望能她能擔任廚娘,幫忙課後輔導的小朋友準備晚餐,她考慮了一下答應了廚娘一職,,早上要等菜車來,要煮菜的前置準備,要削水果給小朋友吃,雖然說會花一點時間,但是從小朋友的碗中,看見自己準備的愛心餐點被吃光光,總是能感受到無法比擬的成就感帶來的開心與喜悅。

 

回想這幾年返鄉的點滴,她的日常不再是以前的日常,從彩妝師的日常背後,看見她的改變,從端菜的服務生,又兼任社區的老師,又身為教會課後輔導的廚娘,原本是不能接受的困境,用堅持的信念挑戰自己,她表示她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做完。

 

文 / 林昆緯 2020/05/25

彩妝師的日常_部落婦女彩妝學習體驗課程。

吳惠敏  提供

彩妝師的日常_於2020/05/16南興部落文化健康站,學員合影。

方宣喻  攝

彩妝師的日常,為客戶進行臉部清潔。

方宣喻  攝

大武麗星照相館老闆蔡景山先生,手動操作4x5吋手工木底片盒上轉鈕。

林昆緯 攝

阿梅鮮魚湯,返鄉後在表哥的海產店幫忙。

方宣喻 攝

彩妝師的日常_於表哥的阿梅海產店幫忙。

方宣喻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