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社區報正在邁向另一個階段

 

大武社區報轉型計畫說明暨座談會現場畫面

圖 / 大武社區報轉型計畫說明暨座談會現場畫面。 李玫倉 攝

大武社區發展協會,於2019申請陪伴扶持計畫,計畫主旨在於扶持製作社區報的各社區協會人才培育,日後希望能步進成為在地文化種子的培力教學平台,堅壯化在地社區組織,引領其他村落及協會共同參與,增修編材方向作為在地文創基底的整合資訊,並且勾勒出在地人文及產業特色,策略計畫目的是將大武社區報升格成大武鄉社區報,以策略性調整擴大整合之資源,避免相同內容複製等疑慮,將其方式結合數位資源及內容應用,產出具有資源再利用的可能性,並架設「大武社區發展協會官網」。


社區報實務製作課程學習

資訊傳遞大不同,目前能知道人類資訊傳達的演進與現狀,大部分都依賴著網路科技,如FB社群平台或APP通訊軟體,如何能讓在地特性顯出,目前藉由大武鄉社區報的編材方向,作為在地文創基底的整合資訊,勾勒出在地人文及產業特色,將其方式利用數位資源及內容應用,產出具有資源再利用的可能性。

大武社區發展協會也在會後提供相關線上報名網址,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利用線上
報名參與所有課程;也可直接與大武社區發展協會聯絡報名。
報名網址如下:http://bit.ly/2WCSjS4

 



大武台汽車站

台汽公司轉變為國光客運公司的過程,而在鐵路運輸大肆興起時,位在大武的台汽客運站,也逐漸變成只停靠上下車,原本小時候在櫃檯買票的情況也不復在。漸漸的,在記憶中熱鬧的車站也面臨撤站的問題,人去樓空,留下的就只有大家的回憶了。

文/李玫倉

公路局大武站
圖 / 前大武恩光書局負責人員張威良先生攝於民國59年
大武台汽車站20190524拍攝
圖 / 李玫倉 攝

坐落在省道旁的建築物,是如今已經停止使用的公路局台汽公車站。在南迴鐵路尚未開通之際,這個車站一直是當地對外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同時也陪伴著許多人長大。當時的車站並不是在現址,而是在大武街內,原址現為大武分局交通隊。後因在街內迴轉或是閃車不慎方便,才又移往現在國中旁的位置。臺汽自1988年開始即年年虧損;而長途公路客運開放予民營客運業者經營後,臺汽的經營路線在民營化前僅剩196條,員工由一萬多人精簡為三千餘人。1995年,臺汽裁撤票證所與機料廠。

1997年,臺汽裁撤五個運輸處。1998年省虛級化執行後,臺汽改由交通部主管。2001年1月3日,行政院核定交通部擬具的《臺灣汽車客運公司民營化方案執行計畫》,定下在2001年6月30日前必須完成臺汽民營化的目標。臺汽的民營化方案是臺汽員工集資成立新公司以承接臺汽原有業務,這在台灣的公營事業民營化中是一個全新的模式。臺汽的主業──公路客運業務,移由大部分臺汽員工集資成立之「國光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光客運)承接營運。「國光」這個名稱,來自於臺汽主要的營運車種之一「國光號」。2001年6月15日,國光客運完成營利事業登記。

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中山高1978年通車,公路局為因應國道運輸需求,從美國引進MCI公司製造的MCI MC8共50輛,在中山高擔負長程客運的重任。之後再於1980至1986年分批引進共210輛的MCI MC9,之後又引進後繼車款MCI 96A3,這三款美製的MCI車型共引進491輛。

美國製造的巴士「國光號」堅固耐用,在高匯率、高稅金的時代,一台要價1400萬元,享有「勞斯萊斯」大客車的稱號。

有一說是相傳當年引進有戰備考量,政府從美國採購的灰狗巴士,也就是國光號美國款,引擎可以用在國軍裝甲車上,尤其第一代的MCI MC8款跟M113裝甲運兵車同款,而MCI MC9款車輛通用性更大,可用在M41D坦克 以及M109砲車上使用。

此說法引發正反兩極討論,雖未有軍方人員直接證實是否可以直接通用,但這段討論,也替已經除役的國光號巴士,增添許多色彩。